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并分享给朋友
从现在开始,只要上网点击,就可以通览上海城市法规。
这款系统,将上海城市立法分为市民、企业和政府3编,市民篇囊括户口、上学、婚姻等内容,进一步提高上海的立法透明度、更新及时度。
而这款让法律更可触及、更透明的系统背后,与一份遭“婉拒”的政协提案密不可分。
时间回到2019年,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胡光主任作为市政协委员,热情满满地撰写了关于“城市法典”的提案,然而收到的却是“留作参考,继续研究”这八个字的回复。
看到这句带有“婉拒”意味的回复,胡光律师并没有选择放弃这个提案,而是选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不断完善提案的细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胡光律师还组织君悦所的专业律师团队一同查阅其他国际城市比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旧金山等城市的“城市法典”做法,借鉴国际发达城市的法规索引文献,并根据上海市民实际的需求和现状进行多次调整,搭建出系统的框架体系。
经过一年的酝酿和准备,在2020年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的专题会议上,胡光律师再次提出了“城市法典”的建议:上海应该率先编撰和颁布一部城市法典,形成‘一法通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举一个例子:“‘归国留学生落户上海’到底涉及哪些政策?通过搜索引擎,查出来的大部分是各种中介广告,即便有也不是很准确”。身边有朋友来咨询胡光律师,说一时苦于查不到正确政策,自己是否符合留学归国落户条件?去什么机构提交材料?其实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了《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详细阐明了相关条件、需要提交的资料及申办流程等。胡光律师认为,这一类与上海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些市民应该享有的重要权益和应该遵循的重要规则应当系统梳理出来,集中到“城市法典”当中,让每个城市居民和每个行政执法人员都知道,不但提高了法律法规的透明度,也促使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这一次建言,终于得到了在场委员和领导的认同和赞赏。
为什么会对建立“城市法典”这个提案如此执着?因为胡光律师身为律师,从业多年身边常有亲戚朋友向胡光律师咨询法律问题,其中围绕上海户籍、小孩上学、年轻人就业等问题都是高频问题。胡光律师就想上海也可以像别的国际大都市一样编纂一本‘城市法典’,把这个城市百姓的衣食住行、就学、就医、养老以及企业市场准入等最基本的规则编撰在一起,形成一法通识。
关于“城市法典”的提案受到中共上海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大力推进编制工作。2020年3月27日,有关部门对编制“上海城市法典”进行专题研究,初步明确了编制工作方向。会后,相关部门调取了全市3078项行政审批事项和973项公共服务事项,初步梳理出与市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及其法律依据。5月14日,“上海城市法典”编制工作专班正式设立,由该提案的承办单位上海市司法局主要领导任组长。5月15日、5月18日,先编制工作专班后两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和编制工作部署会,细化了任务分工,明确了工作部署。
在胡光律师的初步创意设想及君悦律师团队大量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在市委领导李强及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市司法局的全力推进下,最终,“上海城市法规全书”应用系统正式上线了。
据悉,目前“上海城市法规全书”应用系统共收录整理上海市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500余件,打通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两个地方立法库,并通过建立健全更新维护机制,进一步提高了上海的立法透明度、更新及时度。
此外,胡光律师和君悦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团队还倾注了大量心血进行多次相关的后续讨论研究,并与市委政策研究室和市司法局交流和补充方案,不断完善“城市法典”提案,协助配合市委对于方案提出若干修改意见。有时在本职工作结束后,团队律师仍在办公室加班连夜伏案撰写相关文稿,旨在为推进上海法治建设进程共尽一份力。例如,大家发现,通过关键词检索后,显示出来的法规的名称通常都很长,且描述也比较晦涩(例如“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行使《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赋予消费者协会职能的解释”),通过阅读标题可能无法快速得知其内容,因此胡光律师们提议可以将检索出来的每个法规标题旁贴上标签或关键词(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协会职能”),简述该法规所规定的核心内容,从而进一步提升便民程度;还例如,大家希望查找关于给宠物狗办证的信息,输入“宠物证”或“狗证”是查不到的,必须搜“养犬登记证”,但老百姓可能完全不知道这个证件在法规中的准确名称。手机版的智能化程度则更低,无法模糊搜索。因此搜索引擎需要将市民所认知的名词同法规作智能连接,同时强化手机版的模糊搜索功能——这就对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经过使用上海城市法规全书系统2.0版搜索法律后,胡光律师很高兴的发现,这个系统较之之前的版本取得了许多升级进步。首先,法规覆盖面更广,录入了最新的城市法规规章和部门文件;其次,适时增加了分类条目,既便于百姓查询,又照顾了特殊群体,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精神,例如‘特殊保护’‘兵役与军人权益’等新的条目分类;此外,还增加了效力级别和相关度筛选,使查询向多维度深化;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胡光律师建议过“城市法典”应该推出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语言版,现在英语日语都有了,以后还会推出德语等其他语种……
看到自己的提案和建议在有关部门努力下被采纳落实,取得如此可喜的成果,被百姓和企业广泛使用,胡光律师感到由衷的欣慰。期待该系统未来继续不断完善,更加问题导向,搜索功能进一步强化细化,在未来的3.0版、4.0版中成为上海市民和企业在城市法律上的“十万个为什么”。
一直以来,MHP君悦律师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庄严履行法律人的职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认真参政议政,积极建言献策,以专业的角度为城市经济发展、公民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献智献策,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了法律人坚实的足迹!